文 | 来源:星城汽车 编辑: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了11月汽车产销数据,同时对2017年车市成绩进行预测:全年销量或达2900万辆,有望继续领跑全球第一。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今明两年车市将呈现微增长态势,预计今年车市增速达3.5%,2018年增速或为3%。其中传统轿车、商用车或将出现负增长态势,而SUV、新能源车型将有大幅度上升。”

11月车市环比微增长

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环比、同比均呈现增长。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8万辆和295.8万辆,其中产量创历史新高,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18.7%和9.7%;同比分别增长2.3%和0.7%。

其中,乘用车共销售258.95万辆,环比增长10.08%,同比下降0.03%。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1.1万辆和36.8万辆,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11%和7.3%,同比分别增长10.4%和5.6%。本月客车产量同比下降0.2%、销量同比增长5.6%,货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产销量分别增长12.2%和5.6%。

前11个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9万辆和258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3.6%,低于上年同期10.4和10.5个百分点。产销量累计增速分别比1-10月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继续呈现回落走势。

自主品牌上升趋势明显

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8.62万辆,环比增长14.21%,同比增长5.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81%,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66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6.21万辆、40.56万辆、31.74万辆、14.49万辆和5.6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7.84%、15.66%、12.26%、5.59%和2.18%。与上月相比,上述外国品牌销量均呈增长,韩系和法系增速更快。

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7.90万辆,同比增长3.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69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44.85万辆、382.82万辆、270.81万辆、96.93万辆和39.99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14%、17.33%、12.26%、4.39%和1.81%。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和法系销量呈较快下降,其他外国品牌均呈增长,日系增速居前。

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70万辆

虽然整体车市呈现微增长态势,但新能源车市却出现“逆势上涨”的局面。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2万辆和11.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2.8%和30.5%,同比分别增长70.1%和83%。

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其中,纯电动车型依旧为市场主力军,产销分别完成53.2万辆和5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6%和59.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万辆和1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1.8%。自下半年开始,新能源商用车增势凸显,11月销量出现历史最高值,达3.6万辆。

新能源车市一直呈现“前低后高”的市场走势。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前11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基本符合中汽协年初的预期。他直言:“照此趋势发展,今年7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肯定能够完成。”?他预计,明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100万辆以上。

11月中旬,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陆续被曝光,补贴可能出现一定程度退坡。即便如此,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旧高涨。以北京市场为例,截至12月9日,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公布了2017年最后一期摇号申请情况,目前已有超过12万人等待轮候新能源指标。按照目前的“排队规则”,部分申请者需要等到2019年才能拿到新能源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