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星城网 编辑: 本站作者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时代,国内汽车市场涌现出一种独特景观:大马力触手可及,零至百公里加速在4、5秒内的电动车屡见不鲜;各车企竞相角逐智驾技术与芯片算力,甚至“冰箱、彩电、大沙发”已成为新三大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底盘调校、制动性能这些“隐性素质”鲜被提及,燃油车时代所追求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似乎已无用武之地。然而自问,如今电车大肆宣扬的“零百加速”和“智能大屏”,真的是消费者的刚需吗?国产车不谈操控与底盘,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里谈这些毫无意义?还是因为难以做到?
不客气地说,那些宣称“遥遥领先”的国产电动汽车在底盘操控方面避而不谈,这恰恰暴露了它们的软肋。毕竟,连传统燃油车的操控都还没琢磨透,新能源领域就能轻松驾驭?它们似乎更热衷于“屏幕尺寸大战”“速度比拼”等浮于表面的竞争,仿佛是用堆砌的配置来遮掩技术上的不足,却忽略了性能与安全之间的微妙平衡。
然而,当技术成为营销的噱头时,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OE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没有陷入“参数内卷”的怪圈,而是更注重扎实的底盘调教和稳定可靠的驾控体验,回归到汽车的本质。
跑得快,更要“刹得住”
必须承认,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几乎每款电车都在强调它们的速度之快。曾经只有上百万的豪车才能实现的零百加速,如今十几万的家用车也能达到。然而,当这些参数成为“炫技”的资本时,谁来为极致性能后的失速负责呢?
再来看北京现代OE,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参与“速度竞赛”,转而专注于制动性能的比拼。在零下30度的黑河测试中,北京现代OE的制动表现堪称卓越:首先,新车从70-0km/h的制动距离仅49.7米;其次,在单侧冰雪路面上,80-0km/h的制动距离为58.6米;最后,面对20.34度的斜坡,它在单侧冰雪路面上也能稳固爬坡,毫无溜车迹象。
在冰雪覆盖且极易导致车辆滑行失控的极端低温环境下,北京现代OE展现了卓越的制动稳定性,无甩尾、反弹现象,车身控制得宜,这正是其对安全性能核心价值的坚持。三大核心技术——TCS RPM控制系统、WRC级别的调校技术以及动态分配控制策略的应用,彰显了北京现代更注重用实际表现和数据来证明实力,而非仅仅讲述故事。毕竟,车辆的附加功能如观看电视、休息等虽为延伸体验,但在紧要关头能够有效制动、确保生命安全才是根本,因为生命无法承受任何失误。
在“性能”与“舒适”中寻找智序平衡
当然,一辆车真正值不值得信赖,不止是要刹得住,更要将“稳得住”刻进骨子里。
然而现在看来,大多数新能源车的调教都不够令人满意,不是一味追求“性能”导致底盘悬架过硬,就是一味追求“舒适”使得操控过软,开起来失去了质感。
尽管我们承认,性能和舒适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然而,北京现代OE在R&H方面展现的核心价值却并非走向极端的“全硬派”风格,也没有简单地屈服于“移动沙发”式的妥协——而是在操控性能与驾乘舒适性这一对天生对立的因素间寻求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平衡点。这一成就既源自于现代汽车WRC冠军血统所赋予的赛道精髓,也彰显了北京现代坚持“质量至上”理念下的技术追求。
例如,在18米桩距的雪地绕桩测试中,OE以高达50km/h的速度顺利通过,车身保持稳定且无明显摆动。这得益于其智能的ESC系统,该系统能在绕桩过程中持续根据轮胎侧滑状况和车身姿态调整介入时机和控制力度。
在进行60km/h大转向角绕桩行驶时,OE同样表现出色,不打滑。这得益于其ESC系统的精准调校,使得OE的质心侧偏角被严格控制在1.2°以内。这一数据堪称卓越,因为它意味着驾驶者几乎察觉不到车辆的“甩尾”或“弹跳”。相比之下,同为合资电车的ID.4在绕桩偏移角上只能做到1.5°,而OE则达到了更为精准的1.2°。此外,这款新车还成功挑战了20.34%坡道单侧积雪路面的起步难关。凭借TCS RPM控制系统,它能实时感知每个车轮的打滑情况并提前进行遏制,从而实现坡道起步的稳定无滑。
设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驾驶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雨天道路湿滑的情况,大多数电动汽车在控制能力上相比晴天会有所减弱。尤其是在执行转弯等操作时,底盘性能不足的车型容易出现打滑、车身严重侧倾乃至失控的现象,然而北京现代OE所秉持的底盘设计理念,却能让驾驶者即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泰然处之,增强自信心,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安全保障的方式吗?
电动车不晃、不飘,在雨夜驾驶也无需担忧人生。OE所展现的操控性能让人开得放心,乘客也能倍感安心。当许多电动竞品都在追求“极限速度”时,OE始终坚持安全可靠的驾控品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技术,才是真正拯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写在最后
一辆真正优秀的电动车,不是智能堆料,也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驾乘品质,让车“跑得稳、刹得准、不甩尾”。
所以,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安全是电动车的最大豪华”不应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相较于将“冰箱彩电大沙发”和“零百加速”作为卖点,车企更应在看不见的操控与底盘上投入精力,确保每一次出行都更加严谨与安全,这才是企业应当追求的正确道路。毕竟,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再多的舒适智能配置以及再快的速度都将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般脆弱不堪。